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丨海安市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周精彩回顾 |
来源: 点击数:871次 更新时间:2024-05-18 |
5·18国际博物馆日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旨在强调博物馆作为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机构,促进教育、研究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加深公众对“5.18国际博物馆日”和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海安市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传播功能,为公众带来多样文化体验。
临展引进
江苏文明之根——顺山集文化特展
顺山集遗址是淮河流域发现较早的新石器聚落遗址,它的发现, 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史前考古文化的空白,将江苏新石器时代文化追溯到距今8500年前,被称为“淮河文明之源”,“江苏文明之根”。
展览以顺山集遗址出土文物为载体,再现新石器时代顺山集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了解顺山集先民的生活环境、聚落形态、生产方式、居住形式、饮食、审美等方方面面,感受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领略史前文明的璀璨星光。
该展览5月14日起在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对公众开放。
社教活动
1、线上:“少年海安说
少年海安说(第15期)——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2023年以来,我馆推出“少年海安说”云展播系列活动,指导小小少年用清脆悦耳的声音让更多人聆听古人智慧,探源海安文明,了解家乡历史,成长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本期讲述内容为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介绍了新四军联抗部队成立的背景,在兴东泰地区抗日战争期间所作出的贡献等,为公众带来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2、线下
1·馆校结合:
送文博知识进校园:这方热土——红色宣讲活动
5月17号下午,海安市博物馆的讲解员团队走进海师附小,为学生们讲述革命岁月中的那一段段红色英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先辈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的红色精神,在铭记历史的同时,弘扬传承,生生不息。
送非遗文化进校园:墨拓千秋—拓印体验活动
“墨拓流芳,几许幽香;指尖文明,寻古探今。”同在5月17日下午,讲解员团队继续走进城南实小东校区,配合学校非遗文化节的举办,通过墨水与纸张的交融,指导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拓印体验活动。
2·馆内活动
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植物染体验活动
5月18日上午,博物馆三楼报告厅内,讲解老师先是为大家讲述了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然后共同体验了“拓花草,染初夏”的植物染活动。花瓣、叶片、帆布包、小锤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每个孩子都有了专属于自己的拓染帆布包。
妙笔绘海安——夏日里的韩公馆
5月18日的韩公馆内,一群青少年用略显稚嫩的画笔描绘着夏日里的百年老宅,孩子们追随艺术、放飞思绪,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灵里悄然种下。
参加南通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
在南通市文广旅局组织的5.18国家博物馆日南通主会场宣传活动中,海安市博物馆“总把新桃换旧符——年画主题展”获评“南通市精品展览项目”;“少年海安说”青蓝培育项目获评“南通市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民国江苏省长韩国钧王氏墓志铭考略》(毕文俊)获评“2024年度南通市文博优秀论文”二等奖;《葬玉“一隅至周身”的变化与立法秩序的关系研究》(张林焰)获评优秀奖。我馆还在现场参加了南通市博物馆联盟教育博览会,开展社教体验活动。
|
【刷新页面】【打印此文】 |
上一篇:活动预告丨童年时光机——儿童节亲子活动 下一篇:“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预告丨“拓花草之印,染自然之美——植物染体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