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海安说”——历史文化故事篇(十六)-资讯中心-海安博物馆

资讯中心

联系方式

咨 询:
传 真:
网 址: www.jshamuseum.com
地 址: 南通市海安市宁海北路58-8号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博物馆动态

“少年海安说”——历史文化故事篇(十六)
来源: 点击数:1051次 更新时间:2024-06-12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关于“多元化育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思想理念,我馆推出“少年海安说”云展播系列活动。指导小小少年用清脆悦耳的声音让更多的人聆听古人智慧,探源海安文明,了解家乡历史,成长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十六)


高凤英,192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渔民的家庭。1944年,新四军解放了里下河水乡,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建立了民主政权,开展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在此期间,高凤英总是站在惩奸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最前列,成了斗争中的积极分子,因此被乡亲们推选为双堡乡妇女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月14日,区队配合县团伏击下乡"扫荡"的敌军之后,为掩护大部队迅速突围,高凤英带领突击队接连打退敌人3次进攻。大部队撤退后,敌人进庄搜查伤员,高凤英被叛徒出卖而被捕。面对酷刑和子弹,她毫不畏惧、舍身报国,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刷新页面】【打印此文】
上一篇:海安博物馆与南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大思政课”教育基地 下一篇:我们的节日丨“粽叶飘香,浓情端午”亲子DIY互动活动回顾

海安博物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24 ALL RIGHTS 苏ICP备20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