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导赏(四)|别错过!“学霸康熙” 主题特展倒计时,这些宝藏展品带你读懂帝王的硬核求学路-资讯中心-海安博物馆

资讯中心

联系方式

咨 询:
传 真:
网 址: www.jshamuseum.com
地 址: 南通市海安市宁海北路58-8号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博物馆动态

特展导赏(四)|别错过!“学霸康熙” 主题特展倒计时,这些宝藏展品带你读懂帝王的硬核求学路
来源: 点击数:7次 更新时间:2025-08-29


“学霸康熙”主题特展已陪伴大家走过两个多月的时光,如今即将进入尾声。这场展览像一部生动的史书,细致铺陈了康熙帝一生勤奋向学、以知识经世致用的传奇历程。


还没来得及打卡?或是想重温展览中的精彩瞬间?在接下来的时光,我们将从展厅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展品,用深入浅出的解读带你解锁帝王的“学霸秘籍”,让这份跨越百年的求知热情,陪你度过展览最后的珍贵时光


清刻本《钦定熙朝雅颂集》

山东博物馆藏


《熙朝雅颂集》是一部大型八旗诗歌总集。《熙朝雅颂集》作为清代官方敕编的八旗总集,由铁保主编,法式善主理,汪廷珍、陈希曾、汪滋畹、吴等人参与编辑,朱珪、纪昀、彭元瑞校阅,嘉庆皇帝题序并赐名。清军入关之后,八旗子弟渐渐接受并系统地学习了汉文化,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但始终缺乏较为完善的八旗总集对这些作品进行较为完整地收录且诸多诗人诗作多有丢失。正是基于这样的诗歌创作及存录情况,铁保诸人开始了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这部八旗诗歌总集又有着“钦定”的政治属性,其成书和发行都深受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影响。《熙朝雅颂集》存录的八旗诗作,再现了自满清入关前至嘉庆年间的八旗诗坛的整体情况。


唐岱湖山云起图扇片

上海文物交流中心藏


此件作品绘湖光山色、深谷幽山之景。扇面右侧款“仿董源臣唐岱恭画”,钤印臣唐岱(白文),恭绘(朱文)两枚,可知所画者为唐岱。唐岱,字毓东,号静居,一号默庄,满洲人。工画山水,为王原祁弟子,乾隆时期供奉内廷。圣祖御赐画状元。著有《绘事发微》一书。


细观此画,近景处绘汀渚,其上植松树,汀渚间绘茅屋几间隐秘于山林中,间绘小桥,远处背景绘重檐山坡,山势较缓,其间饰运气,是典型的南方山水。远处山石是典型的披麻皴,近景松树树干遒曲,以赭石晕染,叶子用墨色和淡绿色表现阴阳向背,远处山景以浅绛和淡蓝色晕染,其上点苔,表现空间感。画作右下角“仿董源”,可知作者从题材、用笔方法师法古人,上追五代董源,一派平淡天真、布景平远之风,受到清初学习董其昌的影响,显示了清代正统山水的审美风尚。


清运河图卷

山东博物馆藏


兴修水利是治国安民的重要决策。黄河水患问题自古有之,在隋朝之前,黄河自为之河,治理起来相对容易;然而等到炀帝时,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这一情况发生了变换。黄河与大运河相连,由于黄河洪水的频发,黄河河水经常冲进水势较弱的运河,这样洪水不仅严重毁坏了运河的大坝和堤防,更严重的是黄河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使得本来就河深有限的运河河床不断上身增高,水深不断减少,最后只能行使一些小船舟,遂使“运道中梗”,漕运受阻。故康熙即位以后,立即采取措施整治水患,着重黄河、淮河的治理。康熙在位时,任朱之锡、靳辅等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并多次亲临第一线视察治水情况,亲自视察河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开始第一次南巡,南巡的目的主要是指导治河。康熙在位期间,总共六次南巡,出于多重考虑,一方面为了考察民情,了解民生,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巡察治河情。此处展示的是《运河图卷》,图向为左北右南,展现了山东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共计1116里又180步河程。图中详细绘制了河道走向,标识出滚水坝、水闸、水口等设施,对运河周边地理情况特别是运河与各河、湖水脉的关系加以注记,并以不同图例注明运河周边州县、村镇、寺庙等,同时标明各治河官员责任范围,是研究清代运河治理的重要史料。


更多展出文物的解读将陆续推出,还没来得及打卡的小伙伴,或是想二刷细品更多细节的观众,最后的观展时间别再错过啦!快来海安博物馆吧!

【刷新页面】【打印此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重要通知 | “学霸”康熙主题特展延展至9月10日!

海安博物馆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24 ALL RIGHTS 苏ICP备20013058号-1